????5月7日11時16分訊 記者從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政府網獲悉,在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技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交往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改變了公共文化的傳播方式,文化發展面臨新形勢,呈現新常態,需要新開拓。
????為了提高文化館服務效能,增加藝術普及受益人群,打破傳統陣地服務模式,區文化館組織各鎮(街)文化分館在村(社)設立集中觀看點,居民可通過大渡口區文化館門戶網站、手機APP、大渡口群文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觀看講座、培訓、演出等活動視頻。“以前文化館請個專家、舉辦個演出,我們下面的群眾很難能看到,要不就是地方坐不下,要不就是到現場太不方便,現在通過這種錄播觀看方式,使我們真正享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喜歡的視頻我可以多次觀看,在現場看一次不過癮啊”……區文化館通過線上推廣活動,讓藝術向更多的群眾普及,獲得了轄區居民的點贊和好評。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百姓需求豐富多元,文化惠民永無止境,希望區文化館通過數字化平臺加快推進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有效整合基層文化資源,不斷豐富文化服務內容,有效對接群眾文化需求,著力開展全民藝術普及,提升居民藝術修養和城市文化品位。”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扎實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一體化發展,通過“總分館制”大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大渡口區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用數字文化館建設,以全新的形式讓老百姓獲得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提高老百姓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