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愛心媽媽,為留守兒童帶來關愛;她們是愛心大姐,為困難群眾奉獻溫暖;她們是貼心女兒,為孤寡老人送去幫助,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八橋鎮粉螞蟻志愿服務隊
“粉螞蟻”志愿者組織婦女維權學習
愛心媽媽耐心教“女兒”繪畫
????“我們轄區有一群由女同志組成的志愿者,真不錯!幫孤寡老人洗頭洗衣服,幫助婦女兒童維權,幫助留守兒童找到‘家’……”在八橋鎮提及“粉螞蟻”志愿服務隊,許多群眾都會不約而同地“點贊”,直夸這群志愿者像親人一樣。
????6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八橋鎮了解這支巾幗志愿者隊伍的故事。
????一次結對,讓“女兒”找到“家”
????“我不是孤兒,我有一個這么愛我的‘媽媽’,我的生活永遠有希望……”6月5日,記者在八橋鎮互助村三社見到了16歲的馬青青,她樸實又真誠的“表白”令人動容。互助村婦聯主席楊崇容用溫暖的雙手把“女兒”緊緊地擁在懷里,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馬青青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只能跟著年邁的外婆生活。但是困苦的生活經常讓她們兩個以淚洗面,因為沒有勞動力,馬青青只能靠著外婆微薄的收入生活。
????楊崇容既是互助村的婦聯主席,又是“粉螞蟻”志愿服務隊的成員,于2002年通過“結對幫扶”活動認識了馬青青,并與這名女孩子結成對子。8年來,楊崇容把馬青青完全當成了自己的女兒,每周都要去她家中家訪,并帶她出去游玩。每季度還要去學校與班主任溝通她的學習情況。逢年過節,楊崇容還把馬青青請到家中做客,為她做可口的飯菜,讓她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楊崇容用無私的愛,用真誠的實際行動履行了“粉螞蟻志愿”服務宗旨——“用愛心溫暖孩子,用真情點燃希望”,如今,她還在盡著“媽媽”的職責,她說,馬青青就是她的“女兒”,她一定會把孩子照顧好。
????一次探訪,讓老人找到“孩子”
????在八橋鎮民新村、公民村、八一村、五一村有14名“巧媳婦”,幾年前,他們與八橋鎮康復樂養老院的10多位老人結了對子,并成為了他們的“孩子”。
????來自民新村的何萍,經常跟隨粉螞蟻志愿者團隊到敬老院做義工。她告訴記者,剛開始,志愿者們大多都是幫助老人洗衣服、打掃衛生、做愛心餐等,但跟他們接觸久了,發現很多老人的內心很孤獨,盼望兒孫能經常來看望,能有人多陪著聊聊天。
????何萍結對的是50多歲癱瘓在床的胡奶奶。“她女兒要上班又要帶娃,年輕人嘛,每天確實都很忙。胡奶奶很感性,女兒要是哪周沒來看她,她就會像個孩子一樣偷偷流眼淚。”何萍說。
????自從何萍成為了胡奶奶的“干女兒”后,幾乎每周,她都要去敬老院看望她,陪同聊天、吃飯、玩耍。“贍養老人是兒女應盡的義務,再忙也要抽時間來探望父母。趁老人還在,兒女還是應該多來看看他們!不過,現在老人也是我們的親人了,我們每月至少要來看望兩次,和他們逐步培養起深厚的感情。”八橋鎮“粉螞蟻”志愿者何萍笑盈盈地說道。
????一種創新精準幫扶我先行
????今年以來,八橋鎮積極探索巾幗志愿服務新途徑,不斷健全組織體系、強化規范管理、拓寬服務領域,推動巾幗志愿服務工作持續長效開展。從家庭教育工作到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從未成年人教育到幫扶貧困婦女,通過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完善巾幗志愿服務體系等,逐步推動巾幗志愿者服務常態化。
????這支“粉螞蟻”巾幗志愿服務隊的成員,有基層婦女干部、婦女骨干、女職工、個體勞動者以及家庭婦女等。她們以服務廣大群眾和家庭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為著力點,廣泛開展巾幗志愿服務活動,為轄區的高齡、失能、獨居、空巢老人提供志愿服務。
????如今,在八橋鎮提及“粉螞蟻”志愿服務隊,許多群眾會這樣說:“她們在為百姓傳播知識的同時,也傳遞著人間濃濃的真情,她們樹立了巾幗志愿服務活動的良好形象,吸引了更多有愛心的婦女加入到巾幗志愿服務活動中來,傳播巾幗志愿服務正能量。”
????(記者 高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