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展示課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大數據平臺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提到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如果誰還簡單理解為:班班通,電子白板……那么,現在一定落伍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區推動現代信息化課堂建設,一場基于教育大數據為基礎的教育綜合改革,已經在我區起步。
????“課堂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地方。我現在都還記得小時候坐在課堂里,老師用粉筆寫板書的情景,但現在的學生課堂已經和我們小時候的課堂大有不同了。”鋼城實驗校李欣珈老師說到。
????有平臺
??? 教育大數據能干什么?
????在大數據時代,教育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發展。微觀層面,教師可以借用信息技術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什么方法對學生來說是最有效的學習路徑。宏觀層面,管理層利用在線數據庫,隨時了解教育政策執行的力度和,可以監督教師培訓的質量,可以發現學生學習軌跡與教育質量之間的關聯性……
????“以前我們使用QQ、微信等軟件,雖然也比較好用,但最突出的問題是數據信息無法存儲提取,而且使用的是不同平臺的功能軟件。”李老師表示,而現在都集成在區內自己的大數據平臺上,使用起來也十分方便。
????李老師口中的教育數據平臺,是我區從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的實際需求出發,開發的小工具、小軟件,一方面它們是數據庫信息采集的手段,另一方面真正幫助師生提高教學效率、改善生活品質,讓師生愿用,樂用,好用。
????有收獲
????教師成為軟件“粉絲”
????從需求出發,以人為本的設計讓師生能夠愿用、樂用、用好信息化平臺,這也是由教育系統自己開發信息平臺的一大優勢。另一方面,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我區師生使用信息化平臺的數據都能得到有效保存,并做到安全、規范保存。
????“我特別喜歡使用‘我的聽課本’這個小工具,它在方便工作的同時,還把使用過程中的數據保存下來,能夠隨時提取。與原來的紙質記錄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李老師說到。不少教師也有相同的感受,他們更是成為了小工具的“粉絲”,甚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已離不開信息化平臺的使用。
????事實上,我區教育數據信息采集方式有10余種,比如“二維碼”簽到小工具,既是采集工具,也可實時了解全區教育管理活動、研討培訓全貌。比如PC端的家庭作業隨時做,學生掃描二維碼,可以在任何地點完成或提交家庭作業。
????有成效
????擁抱教育智能化時代
????在第21屆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現場決賽中,鋼城實驗校附屬幼兒園李欣珈老師創作的課例《神奇的水影畫》在5641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幼兒組一等獎;大數據項目領雁試點學校茄子溪小學教師鄭粟戈連續兩年指導學生獲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NOC)全國一等獎……這些成績是我區在打造大數據教育建設的一個縮影,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化技術的課堂,正在我區各個學校精彩上演。
????記者從區教委了解到,目前全區各學校已實現校園安全監控系統全覆蓋,建有實驗室59間,六大功能室234間,電子圖書30萬余冊,多媒體設備配齊率達到100%,錄播教室覆蓋率目前已達到60%,百生計算機臺數達到11.8臺。優課資源平臺已有國家級優秀課堂教學實錄數萬節,教師通過該平臺看課、評課、開展網絡教研,不斷增強教學信息化技能。
????據悉,我區正在進行教育城域網升級改造工作,年底前即可開通區域內教育專網千兆寬帶高速公路,實現網絡通信資源共享更快捷。“班班通”更新換代項目已進入尾聲,年底前即可實現新版多媒體教學設備100%全覆蓋,在全市率先實現教學環境環保無塵化率100%全覆蓋。(記者 胡肖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