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鏨一刻間,銀片慢慢呈現出立體生動感
????一個工作臺,一把小錘子就是林浩在鍛造銀子時最常用到的工具,一鏨一刻間,那塊原本扁平生硬的銀片已經慢慢呈現出立體生動感,猶如創造新生一般。
????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快速到來,機器的流水線取代了手工勞作,許多老手藝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日前,記者走近我區銀飾鏨刻技藝匠人林浩,感受這門傳統技藝的魅力。
????指尖上的藝術鏨刻工藝全由手工完成
????見到林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他正伏案聚精會神地雕琢一塊銀片。“這是客人定制的手鐲,這樣的圖案佩戴在手上很精致。”林浩一邊拿著小錘子認真敲打著,一邊向記者介紹著打造銀飾的工序。
????銀飾打造過程精彩,但銀飾的精美更吸引人。記者拿起一些已經做成的耳環、湯勺、梳子、發簪等飾品來看,其上花木、游龍、飛鳳栩栩如生。無一例外,這些都出自林浩和他哥哥林家欣的巧手。談話的功夫,在林浩耐心地一鏨一刻間,那塊原本扁平生硬的銀片已經慢慢呈現出立體生動感,模樣一點一滴浮現,紋路慢慢地在鏨下呈現,猶如創造新生一般。
????今年31歲的林浩,自小就喜愛金銀器加工,17歲那年他選擇了銀飾加工行業,拜了師傅做起了學徒。2012年和哥哥林家欣合伙在我區步行街附近開了一家銀匠坊,繼續學習銀飾鏨刻技藝的同時,希望能將這門手藝發揚光大。
????一個作品,到底需要經歷多少次錘鏨,記者數不過來,但單看使用的鏨子就知道手工是怎么來的了。從選料、熔化、錘擊、初胎、上膠、火焊、作畫、鏨刻到最后清洗打磨拋光,鏨刻工藝全由手工完成,非常考量藝人的手上功夫,所以鏨刻手藝也被稱為“指尖上的藝術”。林浩的手藝靠的是傳統手工藝的言傳身教,從最簡單的鏨刻到后來比較精美復雜的圖案,他都是靠著雙手不斷承受著失敗和打擊,才逐漸練就的。而他鏨刻圖案時并無范本,靠的就是心中有圖,手中有數。
????鏨花技藝要求高力度要恰到好處
????“一件精美的銀飾打造,最重要的就是鏨花的技藝,在機械化的沖擊下,最容易流失的也是鏨花技藝。”林浩認為,機械手段雖然高效,但始終替代不了鏨刻帶給銀器的無限可能與延伸。
????林浩所說的鏨花技藝指的是用小錘敲擊各種大小不同的金屬鏨子,在金屬表面留下鏨痕,使單一的金屬表面產生出多層次的立體裝飾效果。金銀器成品表面的凹凸質感正是這一技藝的表現。
????而鏨花技藝之所以重要,林浩告訴記者,首先是因為鏨花是個細活,鏨無鋒,刻有鋒,講究指力、腕力、腰力的協調配合。鏨花時,小錘敲擊鏨子的力度要恰到好處。在敲打的過程中將氣力凝聚到小錘上,然后把握好之間的力度,將其傳送到金屬鏨子上,錘子緊跟著鑿子,手指捏著鑿子時抬時轉,最后在銀片表面形成一條條紋理。這一過程,需要用心、耐心、靜心和控制力。其次,鏨花要有較強的藝術功底,鏨刻之前需要在腦海中整體布局,把握靈感和紋理的契合度,下手時穩、準、快,同時又要特別留神,不能出現偏差。
????林浩告訴記者,正是由于步驟的復雜和困難,加工一件普通的手鐲往往需要3-5天的時間。林浩說,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現在純手工做銀飾的人也越來越少。
????堅守傳統將手藝發揚光大
????在工作室里,一個工作臺,一把小錘子就是林浩在鍛造銀子時最常用到的工具,將凝固的熱銀錘打緊實,再錘打成所需的形狀。看似簡單的步驟有時需要多次反復進行,甚至長達一個小時左右。通過不斷地敲打和燒制,使銀子淬煉成型。“接下來就是退火,用高溫1300℃以上的烈火對銀料進行處理,退去其本身的剛性。然后把打制好的銀條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硫酸里。”林浩說,最后的步驟主要就是銀飾里面的美工環節——打磨拋光。
????正如林浩所說,機械化的沖擊、鏨刻本身的難度、浮躁的心態,一系列的原因使得傳統手工藝走向沒落。現在,林浩已經開了多家分店。“我們店里很多都是老顧客來光顧,通常也會有客人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制一些款式。”林浩說,手工藝賺不了多少錢,自己一直堅持也憑的是興趣所在,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真正了解手工銀飾,并走進這項傳統技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