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庭長入戶走訪解決居民煩心事??
????如今的城市,高樓林立。雖然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但是少了以前街坊鄰里那種親如一家的溫情。然而,在春暉路街道各個社區,卻有各種各樣溫暖的故事,鄰里間的溫情在居民心中蕩漾。
????日前,記者從春暉路街道“居民門庭自治睦鄰工程”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該街道下一步將繼續深化開展“居民門庭自治”工作,進一步加強社區居民間的了解和溝通,通過門庭成員貼心的服務,讓居民感受到切實的溫暖,有一個和諧溫暖的生活環境。
????居民投票選出“代言人”
????2012年,時年40歲的周女士搬進了古渡春色小區的新家。“住了這么多年的爛房子,能被安置在這么好的小區,我很滿意。”周女士說,但當她真正住進來后,就開始感到不滿。“天還沒亮,對面住戶陽臺上的雞就在叫了;樓上的麻將館通宵營業,小孩根本沒法睡覺;小區里到處是垃圾,臭烘烘的……”
????據了解,古渡春色是我區最大的安置房小區之一,安置著來自4個街鎮、15個社區的居民,常住人口約12000人,流動人口3000余人。“社區攤子太大,居民構成又太復雜,導致矛盾層出不窮,很多事我們居委會想管但卻無從下手。”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
????門庭是居民走出家門的第一個公共空間,“門庭居民自治”就是以每個樓棟的單元為基本單位,居民們通過選舉,每棟樓產生“一正兩副”三名門庭長,開展入戶、調解、組織活動、助人等工作。為確保安置居民和諧相處,古渡社區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提出打造“社區居民睦鄰中心”的運行理念。11棟居民“一戶一票”選舉出了自己的當家人“門庭長”。社區工作在這些“門庭長”的參與和介入下得以有效開展。
????“‘門庭居民自治’大大提高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水平,同時,還營造出鄰里互助、溫馨和諧的生活氛圍。”社區負責人說。
????專治居民身邊煩心事
????古超英是古渡社區居民公開投票選出來的一名門庭長。“作為門庭長,不僅要熱心公益,還要能幫助鄰居化解一些矛盾,要主動性地創新自治模式,貼近大家生活,搞一些類似于茶話會、廚藝比賽之類的活動拉近鄰里之間的關系。”古超英說。
????古超英被居民選為門庭長后,每天都奔波忙碌在小區住戶中,誰家有個小矛盾了,她第一時間趕去調解;小區設施老舊,居民意見大,古超英及時將意見統一收集反饋給物業公司和社區;天氣好的日子,古超英組織住戶們在小區中庭搞點小活動,大家其樂融融,鄰里關系非常融洽。和古超英同住一棟樓的曹婆婆說:“小古是我們的門庭長,更像是我們的大家長。”雖然自己的頭銜帶個“長”字,但這些門庭長并沒有工資。
????古超英說:“小小一個門庭長,我們的責任很重大!不單單是簡單的糾紛調解、意見反饋和組織活動,還需要學習方式方法和技巧,才能讓鄰里關系更和諧。”
????街道社區為了抓好門庭長隊伍建設,每一季度都要開展1-3次培訓。“每次培訓都是滿滿的干貨,街道社區為我們搭建好平臺,在大后方全力支持我們工作。我們每次將問題反饋給街道社區,街道社區都第一時間幫助解決,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古超英告訴記者,門庭長隊伍的快速壯大,離不開街道社區的全力支持和正確引導,搭好“戲臺子”,才能“唱好戲”。
????實現9個社區全覆蓋
????據悉,春暉路街道把轄區內古渡社區作為試點單位,開展首個“門庭居民自治”管理探索工作,將社區自治組織向轄區內樓棟、單元、院落等居民起居地延伸,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目前,該項工作在街道各社區已全面鋪開,實現了9個社區全覆蓋,門庭成員現已達到300余名。
????秋實春華小區門庭長鞠學德告訴記者,半夜被居民叫醒,調解糾紛,都是常有的事。“發生了矛盾,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門庭長,”鞠學德說,“這表示大家信任我們,也說明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認可,心里是非常高興的。”媳婦和公公鬧矛盾,半夜吵得鄰居無法休息,鞠學德義無反顧翻身起床就趕到居民家中,幫忙調解,毫無怨言。
????余自軍今年66歲,是香港城轄區的門庭長。“前幾天,有人被居民臨時放置的鐵皮劃破了腳,僅僅是劃傷了皮膚,卻向該居民提出很多無理要求。居民找到我這個門庭長,希望我從中協調。”余阿姨告訴記者,她陪著傷者去醫院檢查,并勸解他事情要得到解決,就要大家各自謙讓,互相理解,最后問題得到圓滿解決,雙方都感到很滿意。
????門庭長告訴記者,他們的工作歸根究底是為居民服務,協助社區搞好工作,最終得到居民的認可。所以,雖然門庭長每天都要面對無數瑣碎小事,但在門庭長眼中,關系到居民的利益的就都是“攸關大事”。 (記者 奚尊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