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文琰)八橋鎮逸景社區的疫情聯防聯控執勤點,有這樣一個忙碌的身影。她仔細排查小區的進出人員,為大家測量體溫、勸說居民不串門不聚集,全力做好小區的“守門員”。她就是55歲的老黨員龍成莉,也是逸景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龍書記”。
逸景社區共有27棟居民樓,常住人口2.5萬人。由于人口結構復雜,流動性大,給疫情排查工作帶來很大壓力。
“要想遏制病毒入侵,就要一絲不茍地‘堵’。”對于小區的管理,龍成莉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我們小區情況特殊,要有自己的‘套路’,只有把好‘防’的第一道關口,才能達到‘控’的效果。”龍成莉在部署小區管理措施時說。
為達到“控”的效果,龍成莉帶領值勤點的志愿者,把原來居民進出的小門和圍墻處的側門全部封上,只留下小區的大門。在封門之初,有不少居民抱怨出行不便。經過龍成莉不厭其煩地溝通,小區居民慢慢懂得了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居民也加入到小區執勤的行列中。
在龍成莉的帶領下,小區設崗哨卡,對進出的住戶一個個地登記、測量體溫,防控措施一樣不少。對于外來人員和車更是“硬核”管控,誰也沒有“特權”。“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關鍵的時候我得上。”龍成莉在執勤點值守,至今已經堅持了四十多天。
為疏通信息渠道,龍成莉通過微信群,與社區干部及時溝通交流工作情況。她隨身攜帶的一個小本子里,密密麻麻地記錄著近期外地返回人員的行程路線、身體情況等信息,并在第一時間及時上報社區,為社區掌握和追蹤服務返回人員贏得了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