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黃蘭清
“線上提交黨組織關系轉接申請,3天就辦完了!”近日,春暉路街道翠華社區的順豐速運快遞員李峰發的朋友圈,道出了新就業群體對便捷服務的真切感受。近年來,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春暉路街道探索AI賦能模式,聚焦新就業群體“工作時間碎、活動范圍廣、服務需求雜”的特點,以科技賦能為抓手,打造“企業尋呼”微信小程序,通過“服務+治理”雙輪驅動,實現服務精準化、治理精細化的雙向奔赴。
智能尋呼服務
圍著“小哥”轉
針對新就業群體“找組織難、參與活動難、問題解決難”的痛點,“企業尋呼”平臺,構建了“三維一體”服務體系。在組織凝聚方面,平臺開設“網上支部”模塊,通過“交互式”問答系統簡化報到流程。新就業群體黨員打開“企業尋呼”微信小程序,填寫基礎信息并完成黨建知識互動問答,即可完成黨組織報到,系統還會自動匹配就近園區黨組織,推送組織生活預告。
為打破新就業群體社交圈封閉的困境,平臺打造“新新相聚”活動矩陣。天安數碼城園區黨組織通過平臺動態更新企業風貌,定期發布聯誼交友、技能培訓、政策解讀等黨群活動信息,還開通黨群服務中心場地預約功能。
在精準服務方面,平臺創新“智能尋呼”機制,設置辦事、鏈上、困難3個功能板塊,形成“問題提交—智能分流—限時辦結—反饋評價”閉環流程。新就業群體遇到政策咨詢、物業糾紛等問題,可一鍵上傳訴求,AI系統自動流轉至對應部門,辦理進度實時可見。平臺還整合社保查詢、公積金辦理等26項政務服務,實現“指尖辦理”。目前已受理訴求62件,辦結率和滿意度均達100%,真正讓“數據多跑路,‘小哥’少跑腿”。
外賣小哥成為
“兼職”網格員
“樓下商戶占道經營,影響居民出行。”近日,在茄子溪街道劉家壩社區,美團騎手張鐵林在送餐途中發現問題后,立即拍照反饋,社區1小時內便協調解決。
這是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的生動場景。區委社會工作部積極推動“小哥來了”小程序中“渝新拍”功能,通過“線上招募+線下培訓”,吸納130余名快遞員、外賣小哥成為“兼職”網格員,讓他們在走街串巷中擔當流動網格員、社情民意信息員、政策法規宣傳員、矛盾糾紛排查員。
為激發持續參與熱情,區委社會工作部建立激勵機制,將參與治理情況與積分獎勵、優先服務掛鉤,積分可兌換免費體檢、法律咨詢等福利,定期舉辦“優秀網格員”評選。如今,越來越多新就業群體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形成“社區服務小哥、小哥反哺社區”的良性循環。
從“企業尋呼”平臺的精準服務,到“兼職”網格員的治理反哺,區委社會工作部通過科技賦能服務、激活群體活力,既解決了新就業群體的急難愁盼,又為基層治理注入鮮活動力,真正實現了服務與治理的雙向奔赴,讓新就業群體在城市中更有歸屬感、獲得感。“接下來,我們還將進一步深化服務,為新就業群體創造更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讓這座‘義渡之城’的溫暖故事不斷續寫。”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