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動·聚焦民生實事
全媒體記者 朱晨鷺
“以前每天要早起一個小時坐車,遇到雨天就要打車,一個月交通費要花400多元。現在走到小區門口就有214路公交車,因為臨近始發點,上車還有很多空座,實在是太好了!”8月12日,九宮廟街道葛老溪社區中綠江州小區居民李芳笑著說。
原來,李芳在九宮廟步行街附近上班,由于中綠江州小區是一個新建小區,周邊配套還在完善中,離最近的公交站有兩公里,通勤成了她最頭疼的事。今年8月以來,214路公交車延伸至筑夢大道始發,改經百花村隧道、香港城、伏牛大道、福茄路運行,線路調整后還能同時接駁軌道2號線和5號線,極大地方便市民換乘軌道交通。
“214路公交車不僅填補了筑夢大道公交線路的空白,化解了中綠江州小區居民以及重慶工業博物館的游客出行難問題,而且增加了通行伏牛大道的公交線路,聯通榮盛城和半島佳園等新建小區,方便群眾去往新建的區中醫院就醫,惠及沿線群眾上萬人。”區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與此同時,238路公交車調整至晉愉綠島始發,途經春暉路、金橋路、興盛路、四達路、西城大道運行,填補了興盛路和四達路公交線路空白,同時接駁軌道2號線和18號線市民乘客,方便區內外群眾前往重醫康復醫院就醫;利用297路公交車,開通了重慶海康威視科技有限公司至螢石智能制造基地的區間線路,有效保障企業投產后員工的正常出行。
今年以來,區交通運輸委不斷優化全區公交線路,通過調整公交車行駛線路、加密重點區域發車頻次,通過定期走訪全區重點企業、組織開展鎮街居民代表議事會議,收集群眾交通出行意見建議,以“線路+班次”雙優化模式提升全區公交運力匹配度,讓市民的出行路越走越順暢。下一步,還將持續關注市民出行需求,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實時監測客流變化,動態調整公交線路和班次,不斷提升公交服務質量,讓市民出行更舒心、更高效。